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同學自己設計的裝置:用大塑料瓶子截去瓶底,留瓶口一段約8cm~10cm,瓶口配一膠塞由里往外塞緊。A、B兩極是用鍍鉻曲別針伸直做成,由塞子露頭處連接導線。試回答:
(1)其所用電源為電,由圖可知 A端為極。
(2)當A端相連接的試管中得到的氣體是 , 可用來檢驗。
(3)如果與B端氣體的體積為10mL,則與A端氣體的體積為。
(4)寫出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用如圖裝置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待鎂條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
(1)集氣瓶中事先放少量細沙的目的是
(2)【提出問題】利用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的原理,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是否合理?
【數據分析】如果鎂條只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則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最多不超過其容積的%,現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其容積的70%,已確認本實驗的操作過程正確、規范.根據空氣的組成可推出除了氧氣,減少的氣體中一定還有.
(3)【查閱資料】鎂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金屬,在氮氣中能燃燒生成固態的氮化鎂(Mg2N3),符號表達式為;
(4)【進行實驗】將燃著的鎂條分別伸入裝滿氮氣、二氧化碳的兩個集氣瓶中,鎂條均能繼續燃燒.
【得出結論】在點燃條件下,鎂條不僅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還能與氮氣、二氧化碳反應,因此利用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的原理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選填 “合理”或“不合理”).
(5)【交流與反思】將裝置中纏有鎂條的鐵絲改為盛有紅磷的燃燒匙(其余儀器和用品均不改變),利用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原理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其符號表達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如圖回答問題.
(1)儀器①的名稱是 .
(2)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填序號,下同),其反應的符號表達式是 .若用E裝置收集的氧氣,來完成硫粉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集氣瓶內要預留適量的水(圖F所示),水的作用是 .
(3)實驗室常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應選擇的發生裝置是 ;若要收集較為純凈的氧氣,應選擇的收集裝置是 ;寫出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
(4)乙炔是一種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略小,不溶于水的氣體.實驗室用電石(固體)與水反應制取乙炔.你認為制取乙炔應選擇的裝置組合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從楚王陵中出土的鐵器中發現了迄今世界上最早的炒鋼技術,說明中國早在公元前2世紀就掌握了炒鋼技術。
炒鋼是一種冶煉技術,冶煉時先將生鐵加熱到液態或半液態,然后靠鼓風或加進精礦粉,降低生鐵的含碳量,使其成鋼。由于在冶煉中要不斷攪拌,好像炒菜一樣,因而得名。
(1)生鐵的含碳量為________________,煉得的鋼是________________ (選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將生鐵加熱到液態或半液態并不斷攪拌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3)寫出向液態生鐵中鼓風和加進精礦粉(以赤鐵礦為例)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數十億年來,地球大氣的成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下表是遠古原始大氣和目前空氣的主要成分:
現在空氣的成分 | N2、O2、CO2水蒸氣及惰性氣體等 |
原始大氣的主要成分 | CH4、NH3、CO、CO2等 |
根據上面提供的信息,運用你學過的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原始大氣是指綠色植物出現以前的大氣。假設把現代的人或其他的動物放在原始大氣中,不能生存的原因是。
(2)綠色植物出現以后,原始大氣中的CO2逐漸減少,同時O2逐漸增加。其原因是。
(3)隨著原始大氣中O2緩慢地增加,CH4、NH3、CO等氣體逐漸被氧氣氧化而緩慢地減少,使大氣的成分逐漸演化成現在的大氣。CH4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物質的性質決定著物質在生產和生活中的用途。木炭和一氧化碳都具有還原性,都可用于冶煉金屬。請根據下圖回答有關問題。
(1)請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木炭還原氧化銅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________________。
(2)A、B裝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裝置最右端酒精燈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A裝置中,當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時,證明木炭粉末和氧化銅粉末已經完全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