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屆天津市第一學期高三年級六校聯考
物理試卷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號涂寫在答題卡上,并在規定位置粘貼考試用條形碼。
2.答各部分第I卷時,在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在試卷上的無效。
3.答各部分第Ⅱ卷時,考生務必用黑色墨水的鋼筆或簽字筆將答案寫在對應的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無效。
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本卷共8題,每題6分,共48分。l――5題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6――8題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項是正確的,有的有多個選項是正確的,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1.如圖所示,按照狹義相對論的觀點,火箭B是“追趕”光的;火箭A是“迎著”光飛行的,若火箭相對地面的速度為,則兩火箭上的觀察者測出的光速分別為
A.,
B.
,
C.
,
D.無法確定
2.消除噪聲污染是當前環境保護的一個重要課題。內燃機、通風機等在排放各種高速氣流的過程中都發出噪聲,干涉型消聲器可以用來消弱高速氣流產生的噪聲。干涉型消聲器的結構及氣流運行如圖所示,產生波長為λ的聲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傳播。當聲波到達a處時,分成兩束相干波,它們分別通過r1和r2的路程,再在b處相遇,即可達到消弱噪聲的目的。若Δr= r2 ? r1, 則Δr等于
A.波長λ的整數倍 B.波長λ的奇數倍
C.半波長的奇數倍 D.半波長
的偶數倍
3.△OMN為玻璃等腰三棱鏡的橫截面。a、b兩束可見單色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棱鏡底面MN,在棱鏡側面OM、ON上反射和折射的情況如圖所示,由此可知
A.棱鏡內a光的傳播速度比b光的小
B.b光比a光更容易發生明顯衍射現象
C.a光的頻率比b光的高
D.a光的波長比b光的長
4.用紫外線照射一些物質時會發生熒光效應,即物質發出可見光,這些物質中的原子先后發生兩次躍遷,其能量變化分別為和
,下列關于原子這兩次躍遷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兩次均向高能級躍遷,且>
B.兩次均向低能級躍遷,且<
C.先向高能級躍遷,再向低能級躍遷,且<
D.先向高能級躍遷,再向低能級躍遷,且>
5.如圖所示為大型電子地磅電路圖,電源電動勢為E,內阻不計.不稱物體時,滑片P在A端,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有效電阻最大,電流較;稱重物時,在壓力作用下使滑片P下滑,滑動變阻器有效電阻變小,電流變大,這樣把電流對應的重量值刻在刻度盤上,就可以讀出被稱物體的重量值.若滑動變阻器上A、B間距離為L,最大阻值等于電阻阻值R0,已知兩只彈簧的總彈力與形變量成正比,其比例系為k,所稱重物的重量G與電流大小I的關系為
A.
B.
C.
D.
6.如圖所示,A為靜止于地球赤道上的物體,B為繞地球做橢圓軌道運行的衛星,C為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衛星,P為B、C兩衛星軌道的交點.已知A、B、C繞地心運動的周期相同.相對于地心,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衛星C的運行速度大于物體A的速度
B.物體A和衛星C具有相同大小的加速度
C.可能出現:在每天的某一時刻衛星B在A的正上方
D.衛星B在P點的加速度大小與衛星C在該點加速度相等
7.如圖所示,小球以大小為v0的初速度由A端向右運動,到B端時的速度減小為vB;若以同樣大小的初速度由B端向左運動,到A端時的速度減小為vA。已知小球運動過程中始終未離開該粗糙軌道,D為AB中點。一下說法正確的是
A.vA>vB B.vA=vB C.vA<vB D.兩次經過D點時速度大小相等
8.如圖所示,圖線a是線圈在勻強磁場中勻速轉動時所產生正弦交流電的圖象,當調整線圈轉速后,所產生正弦交流電的圖象如圖線b所示,以下關于這兩個正弦交流電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在圖中t = 0時刻穿過線圈的磁通量均為零
B.線圈先后兩次轉速之比為3:2
C.交流電a的瞬時值為V
D.交流電b的最大值為V
第Ⅱ卷(共72分)
9.(18分)
(1)質量m=
(2)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小車動能變化與合外力對它所做功的關系。圖中A為小車,連接在小車后面的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B的限位孔,它們均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帶有定滑輪的足夠長的木板上,C為彈簧測力計,不計繩與滑輪的摩擦。實驗時,先接通電源再松開小車,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點。
a.該同學在一條比較理想的紙帶上,從點跡清楚的某點開始記為O點,順次選取5個點,分別測量這5個點到O之間的距離,并計算出它們與O點之間的速度平方差△v2(△v2= v2-v02),填入下表:
點跡
s/cm
△v 2/m2?s-2
O
/
/
1
1.60
0.04
2
3.60
0.09
3
6.00
0.15
4
7.00
0.18
5
9.20
0.23
若測出小車質量為
b.若該同學通過計算發現小車所受合外力小于測力計讀數,明顯超出實驗誤差的正常范圍。你認為主要原因是 ,
實驗操作中改進的措施是 。
(3)實驗室新進了一批低電阻的電磁螺線管,已知螺線管使用的金屬絲電阻率ρ=1.7×10-8 Ωm。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設計了一個試驗來測算螺線管使用的金屬絲長度。他們選擇了多用電表、電流表、電壓表、開關、滑動變阻器、螺旋測微器(千分尺)、導線和學生電源等。
a.他們使用多用電表粗測金屬絲的電阻,操作過程分以下三個步驟:(請填寫第②步操作)
①將紅、黑表筆分別插入多用電表的“+”、“-”插孔;選擇電阻檔“×1”;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把紅黑表筆分別與螺線管金屬絲的兩端相接,多用表的示數如圖所示。
b.根據多用電表示數為了減少實驗誤差,并在實驗中獲得較大的電壓調節范圍,應從(b)的A、B、C、D四個電路中選擇_________電路來測量金屬絲電阻;
c.他們使用千分尺測量金屬絲的直徑,示數如圖所示,金屬絲的直徑為_________mm;
|